血管介入技术(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经血管途径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操作技术。常规的血管介入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术、斑块旋切术和机械吸栓术等。动脉穿刺是介入手术的第一步,目前临床常选择的穿刺动脉是桡动脉和股动脉。快速准确穿刺成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保证。
?
经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最经典也是广为应用的路径。与桡动脉穿刺相比,股动脉穿刺技术相对简单许多,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地掌握。其次,股动脉血管内径大,可以任意使用希望应用的导管,能够在快速送入器械的同时保证血管通路不受损伤,从而节省手术操作的时间。然而, 股动脉穿刺缺点也很明显,腹股沟部血管神经丰富,易发生误伤,比如股动脉内有股静脉,外有股神经伴行,有5%~10%的患者发生局部穿刺血管后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神经损伤等。尤其还有腹膜后出血的危险,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为了减少出血性并发症,患者术后往往需强迫长时间卧床,恢复时间长、住院周期长,不利于节省人力资源及加强病床的使用率,同时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增加。腹股沟部的伤口也易污染,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比桡动脉穿刺的高。
自198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以后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来,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普及,与经股动脉相比, 有很多明显的优势,首先,桡动脉穿刺点附近无大的静脉和神经,与尺动脉间有Allen’s环侧支循环,故造成动静脉瘘、神经损伤或手缺血的几率极小。其次,接受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可立即拔除鞘管并包扎,降低了长期卧床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可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由于接受桡动脉穿刺的患者术后康复快,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甚至可以在门诊进行,因此医疗费用大幅降低。目前经桡动脉途径使用6F指引导管可以完成几乎所有复杂的介入操作。多数术者已将经桡动脉穿刺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选。
?
? ?经桡动脉虽然受到冠脉介入医生的广泛欢迎,但其自身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桡动脉管径较细,也是人体最易痉挛的肌性血管之一。因此桡动脉穿刺极易因为不能刺中血管和反复刺激引起动脉痉挛而导致穿刺失败。甚至桡动脉穿刺及置入鞘管成功后,器械的推送有时会造成桡动脉及上臂动脉痉挛导致介入失败。此外桡动脉穿刺过程中因为上臂和锁骨下动脉等血管入路迂曲也是介入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